内容简介:《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是我国首部从环境史角度对美国的现代化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的专著,通过揭示被誉为“现代化样板”的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近代以来美国历史上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建设发展与保护协调的生态文明,对我国和其他正在现代化道路上探索的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镜鉴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付成双,男,年9月生,山东惠民人,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美国史、加拿大西部史、世界环境史等问题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光明日报》《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报刊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加拿大西部地方主义研究》《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动物改变世界:海狸、毛皮贸易与北美开发》;合著《世界现代化历程:北美卷》;译著《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与西部的开发-》《共存与竞争:北美西北平原人类与环境的历史》;主编《聚焦枫叶国度》等著作。
目录:
绪论透过环境史的眼睛观察美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界定
二、美国现代化的环境代价
三、环境治理与美国现代化的新阶段
第一章美国现代化的成就
一、工业化的奇迹
二、农业现代化
三、城市化的完成
四、美国现代化的独特模式
第二章征服自然观念在美国的确立
一、征服自然还是顺应自然?两种观念的消长
二、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的非生态导向
三、征服自然观念在美国的新发展
第三章印第安人:美国现代化的生态牺牲品
一、解构处女地神话: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对环境的影响
二、生态殖民主义与北美自然环境的再造
三、瘟疫:白人殖民者征服印第安人的“生态帮凶”
四、农业边疆下印白冲突及后果
五、毛皮贸易对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影响
六、生态的印第安人:一个现代环境主义的神话
第四章从“美洲大沙漠”到“雨随犁至”:农业边疆的挽歌
一、“美洲大沙漠”假说的起源及其影响
二、农业开发的序曲:野牛灭绝与昙花一现的畜牧边疆
三、“雨随犁至”假说的兴起与大草原开发条件的成熟
四、沙尘暴:疯狂开发的环境代价
第五章采矿业:美国工业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典型
一、美国采矿业的兴起
一、水力采矿:环境破坏的反面典型
三、深层采矿对环境的破坏
四、矿冶业:环境破坏的又一元凶
五、对采矿业的生态修复:社会文明的标尺
六、其他工业中的类似环境问题
第六章城市环境治理
一、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城市问题与对策
二、现代化城市的形成与城市面貌的改变
三、美国人城市观念的变迁
四、城市环境改造
五、中心衰败与郊区横向蔓延:郊区化所带来的环境难题
第七章美国环境破坏的政策根源
一、以促进拓殖为中心的联邦公地政策及其环境影响
二、以先占权基础的资源开发政策
三、联邦资源政策的环境影响
第八章发展与保护的博弈:美国现代化的新阶段
一、美国人环境观念的转变
二、进步主义时期的资源保护运动
三、环境新政
四、功利主义保护的得与失
第九章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环境主义的诉求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新形势
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美国现代化的新趋势
三、生态现代化:环境主义时代关于发展的新话语
结论以史为鉴,以美国为戒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书摘
《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从表面上看,造成美国森林大面积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对森林产品的无限需求。对于欧洲殖民者来说,东部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既是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也是他们维持生存和谋取利益的资源。城镇的建设和农田的开拓都需要清理大片的森林。除此之外,森林可以用来取暖、盖房、制作围栏、烧制钾碱、造船、作为商品出口、提供冶铁燃料等。既然“有如此多的毁林理由,殖民者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多地清除森林”②。每一种用途都意味着大片北美森林的消失。
第一,造船业对森林的影响。北美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伐木边疆。在19世纪中期以前,造船用木对于一个国家的海上霸权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时的大船需要一根40英寸直径、英尺高的主桅杆,英国为了确保自己的海上霸主的地位,自然也非常重视造船用木的战略储备,但英国缺乏优质的造船用材,尤其是优质的桅杆木料。一直以来,英国依靠从波罗的海进口造船用材,但这一带的争霸形势使得英国将目光转向了北美。从新斯科舍直到康涅狄格河谷一带广泛分布着的白松是优质的船桅用木。年,从北美运出的第一批木材到达英国的海军造船厂。从此,英国海军的船桅用木在一个多世纪里几乎完全依赖北美的供应,“新英格兰的森林成为维持英国海军力量的一个关键因素”③。为了保护这种珍贵的战略资源,年,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在北美实行“宽箭头政策”,即在专门被保留为海军用木的树身上刻上一个宽箭头。从-年,共有根桅杆木被运往英国。④除了白松可以用作船桅以外,橡木可以用作船的密封箱,森林中所生产的松脂、焦油和其他产品也都是造船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材料。
当时北美输往英国的主要是商业价值较高的用来制作船桅的白松,其他许多优质造船材料由于距离的原因而没有太大商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深具企业家精神的新英格兰商人便利用北美的优势,在当地发展起了造船业。英国的《航海条例》规定,只有英国和殖民地的船只才有资格从事英国及其殖民地之间的贸易,这一政策大大促进了殖民地造船工业的发展。根据谢菲尔德(JohnLordSheffield)的记述:年,北美13个殖民地共下水了艘具有中桅帆、适于航海的单桅和多桅帆船,约合3万吨。其中马萨诸塞最多,有40艘中桅帆船,97艘单桅和多桅帆船;新罕布什尔吨;其他如罗得岛、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都在0-吨之间。①
第二,除了造船用木外,东部的森林还是殖民地冶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时,冶铁所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1吨矿石需要25-35蒲式耳木炭,每英亩森林大概能够生产10-30克德②木材,而每冶炼吨铁一般需要-英亩的木材。如果按照20年的森林更新周期计算的话,一个吨的冶炼炉一般需要2万-3万英亩森林,才能保障燃料的供应。冶铁业得到马萨诸塞、康涅狄格、马里兰等多个殖民地的支持,逐渐发展起来。据统计,年,殖民地共出口了磅生铁和磅铁条。③这个时候,殖民地的冶铁产量占全世界生铁产量的1/7左右。④年,美国生产了5.4万吨铁,这需要50万英亩的森林才能满足燃料的供应。⑤
除了造船和冶铁以外,北美的森林还是制造地中海酒桶和木制容器的优质材料,因此桶板也是殖民地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从17世纪40年代起,新英格兰的森林产品就被运往巴巴多斯、马德拉和英格兰。据统计,西印度群岛每年大约需要万副桶板和大约万立方英尺的木材。⑥
第三,农民的垦荒和烧林取钾是造成北美东部森林消失的重要原因。除了专业的伐木业外,农民为了开垦耕地,建立农场,不分好坏地肆意清除树木,通常的办法是环剥法,即在树下将树皮环剥一圈,使大树枯死。更具有危害性的则是放火焚烧,有时候这种火会蔓延成森林大火,失去控制,将很大范围的森林烧光。此外,自殖民地时期起,农场主就燃烧木材,从草木灰中提取珍珠灰(pearlash)。珍珠灰是提炼钾盐的原料,它已经成为殖民地和早期北美农民的一项重要的副业收入。在19世纪初,1吨钾可以卖-美元,桶草木灰生产1吨钾。当时1蒲式耳草木灰价值6-8美分,1英亩森林平均产60-蒲式耳灰。因此一个农夫砍伐1英亩森林可获得4-12美元的收入。从年到年,费城以北地区共出口了1.06万吨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xz/1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