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腐败问题是世界众多国家都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整体上看,拉丁美洲国家存在严重的体系性腐败,其根源由远至近可以归纳为:经济社会不平等→社会资本匮乏→政治庇护主义→问责缺位。拉美社会严重的不平等及贫困问题不利于社会资本的积聚,反而催生严重的政治庇护主义,使民众沦落为政治精英的附庸乃至同谋,以致整个社会失去纵向问责能力,也使国家机构间的横向制衡失效,从而导致严重的体系性腐败。在智利这类社会资本力量较强的拉美国家,民众通过合作型社会组织对政治精英集团进行了有效问责,从而遏制了腐败的蔓延。拉美反腐败的经验教训为世人提供了重要启示,即社会建设才是根治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拉美国家接连曝出重大腐败丑闻。年,巴西前总统卢拉(LuisLuladaSilva)因腐败罪名被判刑入狱,数百名政要同时受到指控。同年,上任不满两年的秘鲁总统库琴斯基(PedroPabloKuczynski)卷入腐败丑闻,在民众抗议浪潮和国会弹劾压力下被迫辞职。年,刚刚离任的巴西总统特梅尔(MichelTemer)因涉嫌腐败被捕。年初,墨西哥前总统涅托(EnriqueNieto)接受反腐败调查。一时间,拉美成为了世人眼中的腐败之地。实际上,腐败问题是全世界众多国家都未能幸免的重大挑战,它不仅削弱国家治理能力、降低经济增长潜力,而且会削弱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动摇国本,因此成为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拉丁美洲的腐败问题非常突出,对本土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冲击,考察和研究拉美腐败问题,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推进腐败问题的治理,对完善国内治理和维护全球和平公正的秩序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01拉美国家的体系性腐败长期以来,拉美国家的腐败问题一直都很严重。国际社会对于腐败程度有多种衡量标准或指标。目前传播最广的当属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发布的年度清廉指数(CorruptionPerceptionIndictor,CPI),其中共收录个国家并按照清廉程度对这些国家进行排名,拉美国家普遍排名靠后。年,地区主要国家巴西(得分38分,全球排名第94位)、墨西哥(31分,第名)、阿根廷(48分,第78名)等都被认为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得分低于地区平均值(41分)。委内瑞拉(15分,第名)、海地(18分,第名)、危地马拉(22分,第名)等国则居于全球最腐败国家之列。另外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qh/1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