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巴巴多斯 >> 国家气候 >> 正文 >> 正文

叶永烈英国人为什么会有脱欧心理

来源:巴巴多斯 时间:2021/3/13
白癜风袪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329/7007658.html

英国脱欧公投在即。英国人为什么会有脱欧心理?这要解读英国人的“心理密码”。

我在英国各地都看到高高在上的维多利亚女王气宇轩昂的雕像。其实英国早在年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时就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按照君主立宪制,维多利亚女王对英国是“统而不治”。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的“辉煌”,认真地讲不能归功于维多利亚女王个人的功劳。但是维多利亚女王毕竟成了“大英帝国”的最形象的符号,是“辉煌”的缩影。正因为这样,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受到最热烈的推崇,仿佛成了“大英帝国”胸前最耀眼的大勋章。

在英国,我发现英国人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抱着错综复杂的心情:既沾沾自喜,又黯然神伤。就像一个家世远不如前的子弟,说起祖上曾经有过的财大气粗、豪宅遍地。

也正因为这样,我来到英国,这才找到深刻解读今日英国在欧洲特立独行的“心理密码”。英国与欧洲大陆总是那样别别扭扭,就来自于那历史积怨形成的“心理密码”:

欧洲大陆通行欧元,英国偏不,声称自己不是“欧元国家”,单独使用英镑;

欧洲大陆通行“申根签证”,英国偏不,声称自己不是“申根国家”,单独进行签证;

就连度量衡也与众不同,英国使用英里,不用公里;使用英尺,不用公尺;使用磅,不用公斤;

在欧洲大陆,汽车是靠右行驶,而到了英国,对不起,必须改为靠左行驶。在英国入境处,常常用英、法、德三种文字书写的巨大告示牌“靠左行驶”,以提醒欧洲民众在进入英国之后必须遵守与欧洲大陆相反的交通规则。据说,英国实施左行的原因是在古代骑马打仗都以右手拿武器,所以马是在路的左边奔驰,之后就延续到了现代交通。但是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后来兴起的国家不满于英国的帝国作风,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右行,成为世界潮流,但是英国仍坚持左行;

欧洲大陆统一使用布鲁塞尔时间,而英国偏偏与众不同,使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两者相差1小时,英国硬是与欧洲大陆那么多国家的3亿人口拉开1小时的时差,尽管这么一来对于欧洲大陆民众深感不便,就连英国民众也深感不便;

就连电插座,英国也与欧洲大陆不同。欧洲大陆大多数通行两孔圆头插座,而英国则是用三孔方头插座。欧洲大陆民众前往英国,必须带好转换插座,不然数码相机以及手提电脑等电器都无法充电;

……

英国在欧洲就是那样的不“从众”,“光荣”地“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

哦,就连英国加入欧盟,成为欧盟成员,也是开头拒绝,费尽周折,直到最后才不得不“从众”。

须知,加入欧盟,意味着英国是欧洲国家。这原本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对于具有维多利亚时代情结的英国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放下了“大英帝国”的架子,跟欧洲大陆那班“小兄弟”们平起平坐。正因为这样,英国宣称,欧盟绝不是“欧洲合众国”——英国不愿与欧洲大陆的那些国家“合众”。

哦,就连开凿连接英法之间的海底隧道,英国也是抵制再三,反复再三,生怕海底隧道通车之后,把英国和欧洲大陆紧紧连在一起,把英国变成欧洲大陆的一部分。英国绅士声称“距离产生美”,要求与欧洲大陆“保持车距”。同样费尽周折,英国在最后才不得不表示同意。

英国向来自视甚高,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瞧不起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国家,自以为是“世界主宰”、“世界霸主”。

欧洲大陆国家众多,但是历来在唱“三国志”,即俄国、法国、德国三国鼎立。这三个国家“你方唱罢我上台”,轮番成为欧洲盟主:

-年,法国称霸欧洲,控制德意志诸邦,但入侵俄国失败;

-年,俄国强盛,成为欧洲宪兵,德法逐渐兴盛;

-年,德国崛起,与法国成为世仇,与俄国关系急剧恶化。

英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冷眼看欧洲大陆,在欧洲大陆“三国志”之中谁占头魁,英国必定与“三国志”的另外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以求制衡头魁。

英国借助工业革命的强劲东风,先后战胜了法国、俄国、德国,成为欧洲盟主,进而成为世界霸主。

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的转折点,“大英帝国”从那时候起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大英帝国”分崩离析,“日不落帝国”的神话破灭。“大英帝国”从世界霸主沦为二流国家,降级为欧洲国家,回归本位。

其实,就在维多利亚时代,就在“大英帝国”不可一世的时候,两个潜在的对手向“大英帝国”发起挑战。这两个挑战者,就是后起之秀美国和德国。

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经过历时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以英国殖民主义战败而告终。年9月,美英双方正式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美国幅员广大,资源丰富。美国汲取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急起直追。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都未伤及美国本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只是袭击了美国的夏威夷),所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迅速发展。在英国,当时流行“美国威胁论”,因为英国意识到,美国这昔日的英国殖民地,国力很快就会超越英国本身。

德国同样汲取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欧洲也迅速崛起。

就在美国、德国致力于新技术革命的时候,英国却在工业革命上止步不前。

一时间,英国、美国、德国在世界范围唱起了“三国志”。

以下的统计数字,表明英国、美国、德国在竞赛之中,英国是怎样逐渐落伍的。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例:

在年~年的这10年间,英国年增长率是2.2%,德国是2.9%,美国是4.1%;

在年~年这10年间,英国是3.4%,德国也是3.4%,美国是3.8%;

年~年,英国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5%,德国却增长3.0%,美国增长了3.9%。

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有40%以上是英国的,到了年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在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变成了29.9%、26.4%和12.6%。英国虽然在绝对值上仍占首位,但是下滑趋势已经是十分明显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了英国的“债主”。须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拥有40%的世界海外投资。然而,在战争后期,英国的欠款达到8.5亿英镑,主要是向美国的欠债,这些债务的利息要花掉英国政府支出的40%!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德国成为战败国,但是在纳粹势力的鼓噪下,德国重新崛起,并超过了英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再度成为战败国,受到重创,而英国虽然借助英吉利海峡的天险没有亡于德国法西斯之手,但是也受到重创。这样,英国、美国、德国这“三国志”之中,英国和德国两败俱伤,被战火烧焦,美国独占鳌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英国殖民地纷纷高举独立大旗,“大英帝国”土崩瓦解。

最使英国伤心的是,作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一部分的爱尔兰于年12月6日宣告独立,“大英帝国”仿佛被挖去了心头肉。

沉重的打击是巴基斯坦在年8月14日宣告独立,印度年8月15日宣告独立。“大英帝国”分崩离析,56个英国殖民国家先后宣告独立。

英国殖民地各自独立,“日不落帝国”画上了句号。

英国不能不接受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日不落帝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沦为二流国家的现实。

随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原本是美国的“宗主国”的英国,说得好听点唯美国马首是瞻,说得难听点就是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行事,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历届首相都强调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说穿了,那就是英国必须与美国保持良好的盟友关系。从冷战时期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和美国总统里根的反苏同盟,到英国首相布莱尔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恐“双布配”,英国牢牢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成为美国手下的“二伙计”。

年7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美时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如是说:

“似乎没有哪个国际同盟关系像英美这样受到强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qh/18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