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历史试题小论文题解析和多角度答案展示
-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历史试题主观解题解析展示
-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北京卷)所有主观题题解展示
(点击进入)
全网最系统最全面最美观思维导图
全网最系统最全面最美观思维导图
全网最系统最全面最美观思维导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要求10分钟之内完成
1.良渚古城(距今-年)遗址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0余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可以推测当时
A.农业领域广泛使用铁犁牛耕
B.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C.已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
A.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B.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
C.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
D.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3.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4.明朝前期“江浙犹尚朴素,子弟得乡举始著绸缎衣服”,而明朝中叶以后,“不论富贵贫贱,在乡在城,男子俱是轻裘,女子俱是锦绣,货愈贵而服饰者愈多”。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丝织技术获得明显进步
B.商品经济冲击社会习俗
C.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
D.江浙成为经济发达地区
5.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至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屡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宪法、开设议院”的“本原”,并不断呼吁立宪。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维新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开始转移
6.表1
时间含义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年
12
10
—年
7
—年
0
—年
76
3
表1是年至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A.早期维新派宣传革命思想不彻底
B.维新思想与宣传“人民统治”矛盾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反封建较彻底
D.思想宣传的程度决定了民主的程度
7.以下是不同时期《大公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大公报》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
C.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
D.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
8.年,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A.适应了国际局势的变动
B.强化了美苏军事集团的对峙
C.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改变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
9.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泛雅典人节”中的一些比赛项目规定必须以部落为单位参赛,赛前训练、置办装备所需的资金由参赛单位筹备,奖品授予获胜部落的全体公民。这类比赛
A.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基础
B.加强了雅典社会团结认同
C.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
D.强化了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
10.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动
1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
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
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
12.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主张建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由各国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表决权则取决于会员国缴纳份额的数量。怀特计划的提出
A.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B.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
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D.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
CABBCDAABABC
方军老师原创不易赞赏随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qh/1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