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皂草芦荟
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皂草芦荟的叶汁如肥皂水一样,十分滑腻;叶片薄,其上花纹和斑点极多。皂草芦荟也未被载入药典,但被证明外用治疗风湿症效果很好,新鲜叶汁也有一定护肤作用。皂草芦荟的形态特点是,茎高30cm左右,叶片比木芦荟大。耐寒性较强,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用于繁殖新植株用。皂质芦荟有许多变种,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用于观赏,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较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皂质芦荟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正背面生长有不规则的白黄色斑纹,从幼苗到成株斑纹不褪。几乎无茎,叶从生。春开橙色花。和其它大多数芦荟不同之处是叶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所以无苦味,无通便效果。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叶肉碱性强,内服易引起“烧心”,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4.上农大叶芦荟
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选出的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绿,最大叶片长可达85厘米,宽可达12厘米,叶肉肥厚洁白且无苦味。在盆栽条件下分蘖能力极弱,主茎不分枝。它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保护地集约化、产业化芦荟生产适宜的优良变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生长速度快,也适宜家庭栽培。我国云南元江地区和海南岛种植的元江芦荟和海南大叶芦荟,也被认为是早年引入的库拉索芦荟的变种。这三种与库拉索原种的区别主要是:叶色青绿或黄绿,白粉不明显,叶斜展疏散。叶面易生凹凸的病斑病块、抗病性差。但速生,皮薄,叶肉粘胶提取率高。
5.中国芦荟
又称斑纹芦荟。又名油葱,蔑草、龙蔑草、龙角、乌七。
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学术界称之为中国芦荟或华芦荟。因所含蒽醌类物质较少,是理想的食用芦荟种。已载入我国药典,其叶汁干燥品为不规则团块破碎的颗粒,棕褐色或黑绿色。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有一定面积栽培,东南亚诸国都有种植,主要是海外华人较多地区。其特点是,茎较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叶面有白色斑纹,叶肉质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cm、厚5~8mm,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抱茎。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为总状花序,疏散型;花梗长约2.5cm,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筒6裂;雄蕊6,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二位,花柱线形。蒴果呈三角形,长约8mm。花期7~8月。分蘖能力极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我国民间有此变种普遍栽培。
据分析,中国芦荟的叶肉多糖成分含量和保湿性优于库拉索。苦味淡,适宜护肤美容,通便效果较差,植株抗病性差,叶多有病斑。
6.珍珠芦荟
又名绫锦须芦荟、须芦荟、德国菠萝,也叫木锉莲,木锉芦荟
珍珠芦荟无地上茎,每簇有50余片披针形叶,叶尖有长须叶表面有白色斑点.它属小型品种,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下,主要供观赏用,置于向阳的茶几案头,别有情趣。珍珠芦荟叶片虽小,但叶片所含多聚糖类的粘胶汁十分丰富,是作自然美容护肤的佳品,效果很好对口疮、口腔炎、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好。
8.开普芦荟
也叫好望角芦荟、青鳄芦荟
开普芦荟主产于南非共和国的开普州,其生药产品称为开普芦荟(CapeAloes),从叶子取出的汁液干燥成固体,黑褐色或绿褐色,破碎面有像玻璃一样的光泽,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的琥珀黄色或红褐色。别称“透明芦荟”或“光亮芦荟”,我国药典称其生药为“新芦荟”。作药用时,一般认为品质稍逊于老芦荟,但各国药典中都列有,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 它是芦荟中的一个植株高大的种类。茎发达直立,高3~6米;叶30~60片,簇生于茎顶,宽12cm,有尖锐的刺;叶的颜色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状花序长60cm左右;花梗长约3cm,花被6,呈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微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具绿色条纹;雄蕊6,花药与花柱外露。果为蒴果。花期2~3月。无侧枝,用种子繁殖。
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龙舌兰图片如下:
库拉索芦荟和中国芦荟是最适宜直接美容的芦荟,其鲜汁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还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的作用,不仅能防止小皱纹、眼袋、皮肤松弛,还能保持皮肤湿润、娇嫩,同时,还可以治疗皮肤炎症,对粉刺、雀斑、痤疮以及烫伤、刀伤、虫咬等亦有很好的疗效。对头发也同样有效,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预防脱发。
几年前,一个美国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蒽醌类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芦荟毒性的重视。2月19日,卫生部等6部局发出了“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规定的公告”,强调芦荟产品中仅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可以被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添加库拉索芦荟凝胶的食品必须标注“本品添加芦荟,孕妇与婴幼儿慎用”字样,并应当在配料表中标注“库拉索芦荟凝胶”。公告还指出,库拉索芦荟凝胶的每日食用量应不大于30克。若无法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企业应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
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原产于非洲北部的芦荟自古被视为“万灵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本刚介绍说,目前已知的芦荟有多种,其中,可食用的芦荟品种有库拉索芦荟(俗称美国芦荟)、斑纹芦荟(又名中国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木立芦荟(又名日本芦荟、小木芦荟)等。“库拉索芦荟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品种。它含有丰富的凝胶,可加工提取芦荟原汁、浓缩汁、芦荟结晶粉。它的鲜叶可直接食用,可以被应用于食品、药品、美容品等方面。”
肉肉常识介绍养肉过程中的基础小常识从养肉小白到大神的必经之路常识小秘籍,助你踏入多肉江湖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zrzy/1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