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脱欧,英国女王仍是英联邦16国的大元首
英国再次以脱欧表露出其近两千年以来都是在游离欧洲大陆的自由之身。区区一岛国,何以昔日曾为全球霸主,今日如此傲视欧洲诸雄?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了英国本土之外,还包括十四个海外领地。
英国国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底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底上半站立的金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底上金黄色竖琴,象征北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分别代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狮子和独角兽守护。底部的绿地中有玫瑰(英格兰),蓟(苏格兰),韭葱(威尔士)以及三叶草(爱尔兰)。
英联邦(CommonwealthofNations)是一个以英国为主导的国家联合体,成员大多为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或附属国。该组织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时身兼英联邦王国内的16国的国家元首。英联邦不是一个共和国,也没有中央政府。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
目前英联邦覆盖范围,可想象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经济学人》评价英联邦为“非美国主导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包括54个主权国家,遍及除南极洲外所有的大洲,覆盖超过24亿人口。曾担任英联邦副秘书长的印度政治家斯里尼瓦桑说:“英联邦是唯一在‘二战’中幸存的政府间组织。它没有宪法,没有章程,没有程序规则。这正是它的幸存之道。”
英联邦有16个为尊英王为元首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家、5个拥有自己君主的君主制国家及2个共和政体国家,遍及五大洲——
英联邦元首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欧洲:英国、塞浦路斯、马耳他。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牙买加、安提瓜和巴布达、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基茨与尼维斯、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加拿大年前的国旗(年-年)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文莱。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汤加、所罗门群岛、瑙鲁、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瓦努阿图、基里巴斯、圣卢西亚。
澳大利亚国旗
非洲: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加纳、乌干达、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喀麦隆、伯利兹、博茨瓦纳、多米尼加联邦、冈比亚、圭亚那、莱索托、马拉维、塞舌尔、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卢旺达。
英女王要向十六个王国委派自己的代表,也就是总督。在加拿大,总督负责主持议会。在澳大利亚,总督要主持总理和各部部长就职仪式,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澳大利亚总督还是名义上是三军领袖。虽然现在英国女王无法干涉各成员国的实际政务,但英联邦的影响还存在于日常生活,比如,加入加拿大国籍时不仅要会唱该国国歌《啊,加拿大!》,还得宣誓效忠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女王及其子孙后代。
英国国旗米字旗综合了原英格兰(白地红色正十字旗)、苏格兰(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白地红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帜标志。现国旗的白边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
英联邦始自英国00年的海外扩张,前身就是所谓的大英帝国。年,英联邦正式形成。印度独立后,英联邦把成员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改成了“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是英联邦的首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联邦实行“帝国特惠”,优先在内部进行贸易;一部分成员国使用共同的货币,也就是英镑;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成员国公民拥有其他外国人所没有的选举权利。英国加入欧盟后,其给予英联邦国家的贸易特权被禁止,然而,由于通行一样的语言和会计制度,有着相似的法律体系,现在,英联邦成员国之间合作依然比其他国家合作的效率高10~15%。
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作品《王与王后》
加入英联邦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联邦为各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第二,各成员国依据本国条件交钱,作为联邦财政预算,比较落后的成员国可以从英联邦得到经济和技术援助;第三,英国借助英联邦在全球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小国也能通过抱团增强国际地位。
“五四三”将大英推向帝国时代
“罗马不是一天建的”,同样大英由一荒岛成为帝国及英联邦共主,也是历经多年历朝不断发展演变而来。其中,五大王朝(“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四位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威廉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及三大革命(光荣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可谓居功至伟。
阿尔弗雷德大帝(年~年)
6世纪,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其中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埃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雷德因为成功地抗击北欧海盗维京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雷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大帝”(thegreat),)同时也是英国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帝”(theGreat)名号的君主。
威廉一世(-)与诺曼王朝(年-年)
威廉一世本是法国诺曼底公爵,表亲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大贵族哈罗德被拥立,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以王位,乃渡海侵入英国,哈斯丁一战击毙哈罗德,自立为英王威廉一世(又称“征服者威廉”)。他的一生深具争议,但他的作为毫无疑问影响了整个欧陆历史,并导致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威廉一世下令修建的伦敦塔
威廉一世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走向,不论是商业、宗教或文化上,都由以往趋向斯堪的那维亚的风俗,变成了和欧洲相承继的局面,他引入了法语、法国生活习惯、欧洲封建制度,改变了以往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模式。
威廉一世抢占全国1/6的土地和大部分森林,成为全国最大的封建地主,从而形成了王室领地,并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其亲族及有军功的近臣,使存在多年的采邑制(Feesystem)达到完善的程度。在采邑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公、侯、伯、男、骑士等级制。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年开始修建
安茹王朝使英国走向统一
安茹王朝包括:金雀花王朝(—年,亨利二、三世,理查一世、二世,约翰王,爱德华一、二、三世)、兰开斯特王朝(—年,亨利四、五、六世)与约克王朝(—年,爱德华四、五世,理查三世)兰开斯特王朝王室徽章(三狮为诺曼王室标志,金雀花为法国安茹家族标志)
诺曼王朝解体,国王传至诺曼底另一分支亨利二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百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兰开斯特与约克家族)在此期间爆发。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标志上红白玫瑰
无地王约翰迫于贵族压力于年签订了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自由大宪章》,这被认为是早期民主政治发展的标志。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此期间建立。
都铎王朝将两大家族标志融合
都铎王朝(-年)宗教改革与伊丽莎白一世的“黄金时代”兰开斯特家族后裔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大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废后问题,同罗马教皇决裂,在英格兰推行宗教改革,英格兰国王从此成为“国教的领袖”。
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年五月花号载着名英国人抵达美国。弗吉尼亚州名取自童贞女王VIGINIA。
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也称“童贞女王“。
斯图亚特王朝(年-年)与君主立宪威斯敏斯特宫前的克伦威尔雕像
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君主统治。年曾被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推翻,将查理一世送砍头台。查理二世于年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因恢复天主教迫害新教而引发新贵族组织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开始统而不治的宪政时代,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汉诺威王朝(年-年)海外殖民与维多利亚女王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
斯图亚特王朝后,英国议会邀请斯图亚特家族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德国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从乔治一世至今,英国的所有王后或女王的老公都来自德国或承继大部分德国血统。
年为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建的伦敦水晶宫,是大英帝国鼎盛象征。
诺威王朝时期是英国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17至18世纪英国在美洲的扩张,18世纪开始英国在亚洲和非洲扩张,人口急剧增加,并开始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到了第六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手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0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大英帝国达到全盛。
年为维多利亚女王献忠而建的大笨钟
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她在位的64年期间(-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统治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三大革命:光荣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
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残酷迫害清教徒的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18世纪中叶,由于政治、经济及技术方面逐渐成熟,英国率先兴起了一场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及各种机器的使用,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到十九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
牛顿故居
17世纪,英国科学巨人牛顿发现力学三大定律与数学微积分,由此先开英国及欧洲第一次科学浪潮。18世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9世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掀起了欧洲第二次科学浪潮。
达尔文故居博物馆
一二次世界大战,打掉大英帝国光环
19世纪工业化在德国和美国发展迅速,并赶超了英国和法国,迫使大英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从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年的六分之一。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基本都是以欧洲为主战场,长期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英国的国力,而在战争中英国的很多原有的势力范围和经济政治影响被美国所取代。
温莎城堡是温莎王朝象征,一次大战后至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觉醒,掀起了广泛的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联盟(0)相继取得了自治领地位。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埃及也在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伊拉克也在年完全独立。
反映一战的经典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年新加坡的沦陷,表明大不列颠已没有能力保卫其帝国,而笼罩其权力的神秘性也同时被去除。英国的颓势在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表露无遗,大英帝国殖民体系行将分崩离析。约旦、叙利亚年自治,印巴年分治,缅甸、锡兰(年)和利比亚(年)独立,英国年从苏丹撤军,马来西亚、加纳的独立(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属非洲殖民地都先后获得独立。7年,香港回归,中国行使主权。
英国著名元帅蒙哥马利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爱尔兰战争,二战期间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在非洲打败纳粹名将隆美尔。
二战三巨头之一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洞悉英国未来,连连打出好牌,以图挽救大英颓势:二战坚决抵抗;联合美国与苏联建立反法西斯的同盟国阵线;战后发表铁幕演说,划分东西方阵营,遏制苏联,左右世界格局。
年9月,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以货币供应控制通货膨胀初见成效,且刚刚取得对阿根廷马岛战争胜利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高调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认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有英国继续统治才能够得到保证,不能单方面地由中国把条约废除。邓小平对“铁娘子”讲:香港,包括九龙、新界,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的。新中国从来没有承认过三个不平等条约,主权一直属于中国。双方如果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离场时,“铁娘子”面色铁青,高跟鞋被台阶绊着而摔了一跤。
唯有经典,不负岁月!
来源:网络搜集
编辑
乐道
投稿/联系: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rkzz/2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