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巴巴多斯 >> 人口种族 >> 正文 >> 正文

阿兰middot德波顿坐头等舱的读报

来源:巴巴多斯 时间:2020/11/11

阿兰·德波顿:坐头等舱的读报人

by云也退

本文首发《Vista看天下》

情怀就像老年斑,出得越多,说明人快不行了。全民喊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危在旦夕;“纸媒不死”的声音嘹亮的时候,纸媒四面楚歌。但是,读阿兰·德波顿所著《新闻的骚动》的感觉,却仿佛入了另一重境地,很高很远,在那里互联网的冲击根本不是问题,德波顿似乎不屑于谈论纸媒的图存,想关心几句,还显得自己的规格太低了。

德波顿在乎的是他理想中的新闻。社会新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以揭人短处为乐的做法,而是应该探寻如何为未来进行能力建设。”国际新闻需要“针对地球上最偏远及最纷乱的角落,常规发表能够引起人性共识的报道。”经济新闻“应该在剖析时事的同时,勇敢传递理想,阐明支撑社会的经济原理……以建立繁荣且文明的社会为目标。”名人新闻要“向我们展现那些能够激发受众想象,且心理丰沛、思想高贵的楷模榜样。”新闻图片“应该填充我们之前对于真相残缺而褊狭的认知”……

他说得都对——有谁能说这些话不对呢?但是太正确的观点往往没什么用。刚入学的新闻系学生都是三观很正的,他们的新闻理想也是这么培养出来的:新闻是教育大众的有力武器;新闻营造舆论气象,围绕新闻人们讨论时政;新闻能愉悦读者,就连待产的孕妇也要靠新闻来打发难熬的最后关头;大众读新闻,文化水平慢慢提高,还能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共同体里,因为大家聚焦的热点很相似。此外,新闻用分类广告来促进商业贸易;历史学家翻阅旧报纸,挖掘珍贵的历史信息;最后,必不可少的,新闻能以一份体面的职业,养活一批英姿勃发的年轻人……

对于这些陈滥之调,阿兰·德波顿似乎一上来就在批判: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安置“一堆眼花缭乱、到头来又让人筋疲力尽的烂事”?——他问。新闻机构和记者们有没有想过,每天这么多文字,受众能否消化?这究竟是在教育受众还是在烦扰他们?他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很西方,也很精英,那就是,CNN、BBC这类影响力巨大的西方主媒,只知为社会带来事实,以冷静中立的陈述口吻,把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新事呈报给读者。“众多令人愤慨的暴行逆施,哪一桩和我们真正相关?”——问得好,君不见所谓的“新媒体”都在标题上做文章,尽量耸动一些,打动人的兴趣,抢夺其注意力,因为保守死气的纸媒在这方面固步自封得太厉害了。

德波顿提出,新闻应该多一些“偏见”,“偏见就和人生观一样千姿百态,因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世界的有益镜片。”没错,这正是微博之类的工具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主因,它让人尽情地释放偏见。偏见把看同一事件的一个个不同的角度尽兴地呈现出来,热点新闻每多“反转剧”,就是因为舆论像一群脑袋里没谱的鱼,跟着新的解读角度(往往随着新披露的“内情”而生)忽而往东,忽而往西。不过,德波顿完全无视新媒体,在他的话语中,“新闻机构”始终是新闻唯一的发布主体,而喧哗的互联网舆论则如同隐形一般,不入他的眼。

“我们面临的危险在于,不断变化的新闻议程将大家搞得无所适从,最终无法形成任何政治立场”——德波顿的规格真是太高了,仿佛台下坐着一群传媒大佬,前一晚才接到召集令,急匆匆蜂拥而至。他的立场慢慢浮现:不做公知,要做智囊,他觉得与其批评传媒的各种弊端,不如直接告诉新闻机构,该如何教化民众,教化出怎样的民众。

他的建议有时不无道理。例如针对新闻人引以为豪的“水门事件”,德波顿就不以为然:记者总想把台上的政治人物拉下马,尼克松下台,导致许多年轻人蜂拥报考新闻专业。但是只盯着位高权重之人,记者便忽略了那些日常的、细小的,或表面合法而实际残忍的恶:地产大亨依法取得地皮作商业开发,导致成千上万的农民流离失所,如此造恶,却在新闻人的视野之外。

可更多的时候,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例如名人新闻,如我们所见,一般充斥着崇拜和诋毁两种截然对立的气息。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名人,保不准哪一天,一则“披露”,一段“曝光”,就连他女儿的一张风情万种的照片,都能把他从巅峰上拉下来,被一通口舌群殴;人们渴望偶像,渴望之热切,一如盼见名人出丑,不管他是政治人物、演员、体育明星还是商界大佬,你对他的爱,往往伴随着自己都说不清的嫉恨。

德波顿对此有何看法?

崇拜与嫉妒都是根深蒂固的人类心理,他说。崇拜,古代希腊和基督教时代的人都崇拜,嫉妒,我们更是很难克服,嫉妒烧灼我们的身心,但是——这是典型的德波顿式论断——“它也是体面生活不可或缺的成分”。说白了就是嫉妒是促人奋进的动力。新闻该怎么办?新闻应该满足人们的崇拜欲,同时避免刺激人的嫉妒心理,帮助读者“解除他人的功勋报道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让读者明白,为了将来自己也受人嫉妒,现在就得让内心归隐,处于沉静状态。

谈何容易。

他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方案,只是剖析了一番受众的想法,宣称新闻机构应该“用大量的笔墨分析成功背后的故事。这样的话,成功人士的报道就会被当成案例分析,让读者可以了解并效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报以羡慕嫉妒恨”——这时的德波顿真像个宣传部派来给媒体领导讲课的顾问,台下的人心中一片苦笑:下次换个更懂实务的人来吧。

这种轻飘飘、甜腻腻的文人气,向来是德波顿文字的标志,写得好时不失高级趣味,精致的感受力可堪把玩,但让人不耐烦起来,与“何不是肉糜”的司马衷没有二致。《新闻的骚动》就是后者,读其内容,常有似曾相识之感,与他那些所谓体现“上流人群文化品位”的文字串到了一起。例如,德波顿写到厦门一家工厂生产廉价商品的现场——“生产过程中的美感”,“这里多数工作所需要的高度精确、严格操作和严明纪律,让旁观者也不禁为之动容”——就仿佛是《工作颂歌》里摘出来的句子。

可是,德先生,你知道中国流水线工人真实的生存状况吗?你愿意为之“动容”吗?

谈到国际新闻,他说编辑们盯着一起杀死三十人的爆炸事件,却放过小渔村的平静一天,这是大错特错。他说,BBC报道的乌干达完全忽略了普通乌干达人的生活,而他自己对乌干达的观感如下:

一旦降落在乌干达,我不禁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异域的震撼:房屋立面上色彩绚烂的手绘广告,宣传的是毕德可公司的黄金煎炸高级植物油的广告;当地遇到的新面孔,名字都起得别致(佩逊思,伊格内修斯,肯尼思);空气中弥漫着烤肉和篝火的烟雾;秃鹳、织布鸟和蕉鹃在浅蓝色的晨光里盘旋,复而停落在电线杆的顶端;道路中央的环岛内种着无花果树;每当出现误点(这种情况是家常便饭),视线内总是可见这句古老的乌干达格言“Mpolampola,otuukawasla”(大意相当于“欲速则不达”)。

他那本很有名的小书《旅行的艺术》里也都是类似的描写。国际新闻,或许是放弃了很多具体鲜活的东西,以至于国内看新闻的受众对别国的大事兴味索然;然而这些话写出来,未免也太自恋了些。他看不惯BBC,他自己又做了点什么呢?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听乌干达总理讲话,注意到他被问到痛处时,“缓缓地露出了受伤的微笑”——这就是他理想中丰满有趣的国际新闻吗?

什么样的人,看出怎样的世界。AlaindeBotton——一个带“de”的名字总是引人联想的。他的家境好得不能再好,在好几本书中,他一写到飞机旅行就兴奋不止,乃是因为还在孩童时期,他那位金融家父亲就带着他和妹妹到处飞了。德波顿曾说,连续七年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上的特内里费过圣诞,住豪华酒店,房间大到他可以和妹妹整天捉迷藏;他们总是坐大英航空的班机,有时还能坐上更豪华的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惯看机场和机组人员的温暖殷勤的笑脸。他最喜欢西西里岛的维杜拉度假区,一对亿万富豪夫妇的产业,那对夫妇亲自接待每一个来客。他去巴巴多斯,每天都是精美的糕点、巧克力和新鲜水果伺候,朋友在远郊的豪宅里招待他;他似乎从未有露宿街头的经历,哪怕只是睡一夜帐篷,我也怀疑他能否在一个买不到巧克力的地方待上十天半个月。

所以他没有理由去敲打冷硬的现实坚冰,而宁可一直宣说“品位”,一种多数人负担不起,却愿意被它抚慰的东西。他明白,精神上的无拘束已是当代人之为人的前提,人们可以拿取任何理念和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人希望生活得更随心所欲,清除一切不必要的观念妨碍,代之以更多的安心和精神舒适。在《写给无神论者》中,德波顿提出你不用非得做某一教的信徒才能运用宗教观念,《新闻的骚动》的中心意思也很相似:你不会制作新闻,但你可以让新闻池里杂七杂八的信息为我所用,就像趁着百货公司大清仓的机会拣取商品。读哲学、读新闻、读书、旅行,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更有品位,活得更轻松惬意——德波顿强调,你有了品位,就能过得惬意。

年,德波顿发挥自己的强项,和几个同人创办了一所“人生学校”。“哲学家很重要,”他声称,“跟商人、品牌、政府智囊或IT专家一样重要”,哲学家可以教那几类人用哲学来取悦客户与雇员,让政府采纳自己的建议,从大公司的老板那里拿到巨额合同。他继续飞行,从欧陆到澳洲,到北美,需要他授课的地方很多,但是,当然,普通人享受不到他的哲学恩泽,只能去他的书里追慕那股淡淡的、散发着头等舱香水气味的人生智慧。

去年,德波顿又去了一趟乌干达。一个深钻一地的作家总是值得期待的。在《新闻的骚动》中他说,不得不踏上一段前往乌干达的旅途,这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大惊奇”。乌干达人恐怕要被他的优越感激怒,连我这样的旁观者也“不禁为之动容”。德波顿年出生,早已谢顶,两鬓见霜,可是他的每一个中译本,勒口上的照片还是满头青丝,风度翩翩的俊少一名。是的,新闻最大的功能,在我看来就是保存历史。

号外:云也退在凤凰FM的主题谈书节目“公车上书”现已开播,每周一次,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收听

“公车上书”最新荐书:《幸福的怀念》by阿梅丽·诺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rkzz/18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