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的诞生》连载
导语:在大英帝国的模式中,战争、贸易和帝国互相交织包裹,这三个成分相辅相成。19世纪,英国控制着全世界最强大的陆、海军机器,同时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民族。当西方各工业文明羽翼渐丰,在军事力量等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余地区的时候,英国又发展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正是这个三结合的产物,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可能样貌。
麦克法兰,这位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还对欧陆国家和英国曾经的殖民模式进行了有趣的对比: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分别仿照本国的中央集权官僚政府的模式去塑造帝国,试图创建一种文化上统一的体系去涵盖其所有殖民地,这种体系立足于同一种宗教、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教育制度、同一种民族身份。然而,大英帝国采取的模式不是同化模式,而是一种宽容和允许差异的模式,只要英国人在赚钱活动中的利益不受威胁,就允许当地人保持自己的习俗和文化。欧陆的理性主义、激进主义和英国的经验主义、保守主义之别,在殖民模式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贸易和帝国
1
让我们从强力(bruteforce)说起。借助于政治的、经济的、帝国的霸权,一股强力喷发出来,将一个——如我在下文中提出的那样——早期的、一时无两的现代社会推入了轨道。
所谓“漫长19世纪”(longnineteenthcentury,约—年),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时期,其间大多数时候是英国海军在“统治海浪”(ruledthewaves)。12世纪英格兰开始变成一个热心的贸易民族(tradingnation);18世纪他们决定性地战胜了他们的劲敌荷兰人,19世纪初又战胜了拿破仑,从此以后,直到20世纪初,英国的海军舰队和商船队便所向披靡了。
这把我们带入了奇特的英国战争史。战争在英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具有若干意义深远的表征。一是英格兰在最近一千年几乎不停地从事战争。例如,—年是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高潮时期,而在这年间,英格兰倒有73年在打仗。索罗金曾发表一个表格,从表格上看,英格兰在—年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打仗。
英格兰是史上最好战文明之一的组成部分。欧洲的战乱频仍与日本或中国的持久和平对比鲜明。在达尔文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压力作用下,反复爆发的争斗导致了技术和科学的迅速进化,枪炮、舰船、航海、物理和化学知识,一起突飞猛进。14世纪英格兰的中世纪原始船舶尚不可能与一支中国舰队相比拟,19世纪英格兰的战舰却在鸦片战争中打垮了中国人,其中的发展不可以道里计。由此可见,英格兰是战争的积极效应的受益者,付出代价的却是别国。在恩图曼之役(BattleofOmdurman),英国动用了六门马克西姆炮,结果是英方阵亡28人,敌方人被屠杀。
英格兰作为岛国,一般是在别国的领土上打她的仗,中世纪在苏格兰、威尔士和法兰西打,18世纪在美洲国家或印度打,她反正永远在海外打,打赢以后就将战利品带回本国。从来没有侵略者周期性地跑到英国来摧毁城池和庄稼。
即使在本国打内战,战事也相对温和。15世纪的玫瑰战争(WarsoftheRoses)和17世纪的英格兰内战,以欧陆或亚洲的标准来衡量,都只是小把戏。英格兰从未发生过太平天国或义和团(TaipingorBoxerRebellions)那样的叛乱。
在欧洲域内算起来,历史上的英格兰人格外幸运,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东欧永远狼烟弥漫,例如在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ThirtyYearsWar)中,德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毁灭,许多基本设施被破坏。但是英格兰呢,国内享受着和平,国门有海军和雇佣兵团(mercenarysoldiers)把守,因此它是从战争中渔利。
这个问题,我将在“法律和暴力”一章回头再行讨论。在那里,我将描述一个守法的、和平的国家,它几无武器和壁垒,也不设常备军和武装警力,但它又是一个最好斗的、最具对抗性的民族。总之,大英帝国的基础是力量,是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
2
欧洲由于生态多样、经济多样、政治单位(politicalunits)多样,所以长期以来习惯于热火朝天的贸易。在欧洲复合体内,不列颠群岛尤其得天独厚。以不列颠本土论,不同地域之间不乏微小差异,加之海岸线犬牙交错,水资源和海运非常便宜,这使得英国成为了贸易的最大福地。英国的幸运也体现在它的地理位置:它犹如一个北方的威尼斯,充当着杠杆支点,撬动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陆大部以及后来美洲各地的贸易;又假道好望角,带动了远东的贸易。
甚至在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时期,英格兰已是一个大举贸易的民族,中世纪更是如火如荼。然而贸易变成英国财富的生命线,却是从16世纪开发美洲和印度而肇始。正如托克维尔的评注:“制造业和贸易是两个最著名的手段,是最快捷、最安全的致富途径。牛顿说,他之能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靠的是竟日思考它。英格兰人靠同样的办法掌握了全世界的贸易。”在托克维尔之前一个世纪,伏尔泰也曾提出同样的观点:“英格兰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自从伊丽莎白时代以来,所有的党派一致赞成重商的必要性。同一个议会一边斩国王之首,一边若无其事地忙于海外商栈的业务。”
研究商贸帝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lyjd/1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