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TOBJDW
WEHOPEYOULIKEIT
白塔寺再生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首次亮相于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该项目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结合公众参与、建筑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形式,用一种温和的发展方式将设计思维和文创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计划之中。
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策展主题为“新邻里关系”,突出强调白塔寺再生计划一直以来的“院落改造+胡同提升+片区更新+社区共建”,强调设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白塔寺再生计划通过对胡同与片区的设计再生,逐渐展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并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形成了新的胡同社区生态。
围绕这一主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们在白塔寺旁边重新装修了一座历史悠久的庭院,为年北京设计周的日落之景提供了最佳观测地点。
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场所,通过这个“胡同的空中漫步”,游客可以以全新的角度来欣赏白塔寺地区中历史悠久的胡同。
▲胡同天桥
“胡同空中漫步”不仅仅只作为一个居所,更是一个小图书馆、工作空间和一个促进当地社区交流的活动中心。这个项目展示了他们在年初在白塔寺举行的“共享城市”工作坊的设计成果。
▲北京设计周年最佳日落景观
在“共享城市”设计工作坊中,他们把“共享经济”原则作为城市复兴模式的出发点。因此,将这个项目的主题定为“共享城市的共享庭院”,旨在创建了一个全社区化的公共空间。
▲来自意大利学生ChiaraMenna的延时摄影
▲在胡同屋顶上漫步
▲院落一瞥
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都是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EPMA)的国际学生,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国家,通过李晓东教授主持的EPMA项目齐聚清华大学。
▲俯瞰图
“共享城市”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对于“城市复兴问题”的一个研究课题,这次合作包括了一个为期八周的联合设计研究工作和三个相应的工作坊讲座,分别于展览的开始,中期和结束时举办。
▲室内展览
▲夜景
“共享城市”工作坊旨在为新兴的共享概念提供解决方案,并从社会、经济和人道主义角度呼应公共空间共享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理念。
▲胡同天桥
工作坊旨在讨论“分享”八个不同主题的想法:共享居住、共享办公、共享交通、共享教育、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商业和共享设施。
▲内部展览
▲桥下图书馆内可爱的小朋友
图片来自意大利学生GermanaIsacco
▲雨天的天桥
图片来自比利时学生LaureneBelcour
考虑到北京国际设计周后的安装使用情况,展览将由独立的家具构成,以后可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使用。
▲夜景
▲保存意见的图书馆
“共享城市”设计方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设计的研究成果,是关于城市再生的课题,重点是分享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与旧房子的对比
▲天桥给白塔提供了新的视角
▲胡同的月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lyjd/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