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提到犹太人,你会想到什么?“耶稣?奥斯维辛集中营?耶路撒冷?商人?或者,盖尔·加朵?
我第一次正视自己原来对于挂在嘴边的”犹太人“的认知是如此刻板和匮乏。然而,更有意思的是,我在百度上搜索这个关键词,搜到的都是诸如”犹太人经商秘诀“”犹太人为什么会成功“等等瞎扯淡的鸡汤文化。
原来,网络比我更溃乏。
"犹太商人打个喷嚏,世界上所有银行都将感冒。"
"全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五个犹太商人凑在一起,便能控制全球黄金市场。"
这些夸张的说法,把犹太人的形象概括得淋漓尽致。
全球犹太人大概有万,才占世界人口0.4%,但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比奇高。《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18名是犹太人,而名首富中犹太人也接近一半!财经圈中,索罗斯、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扎克伯格都是犹太裔。
但就是这样一群影响力巨大的人,在过去的数干年中却是过着不断被驱赶的生活,他们颠沛流离,"失散"到了世界各地。
犹太人的成就伊始
犹太人为什么出色?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走回到历史的源头,走回到犹太教、基督教的起源。是的,需要回到这两门宗教对《旧约全书.申命记》的不同解读上,是那个不同的解读带来犹太人和基督教社会的差异!
公元前年,所罗门将以色列北部的一些部落联合一起,成立以色列王国,建立犹太人的"第一圣殿",犹太教慢慢出现。但在公元前年,亚述国打败以色列王国,迫使大批北方犹太人被流放外地。这是犹太人流亡历史的开始。
到公元前年,南部的犹太王国也被巴比伦攻占,最后导致第一圣殿被异族烧毁,让犹太民族受尽侮辱。在巴比伦的统治下,大批犹太精英被赶出家园,走到异国巴比伦。在70年后,波斯帝国赶来击败巴比伦,把犹太人从巴比伦手里解放出来,然后支持犹太教的发展,帮助建造犹太人的"第二圣殿"。
公元前63年,犹太人又被罗马帝国征服,并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罗马帝国的统治期间,罗马人与犹太人最大的分歧在于,前者信多神教而后者信一神教,双方都无法接受彼此的信仰。
特别是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对犹太人的宗教习俗进行严格限制。但很快遭到犹太人的起义反抗,在大批罗马军队的镇压之下起义被平息,50万左右的犹太人被杀害。此后,罗马军队严格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城,也禁止大多数犹太人的信仰活动。
虽然从巴比伦时代犹太人就开始流亡,但罗马帝国对犹太人起义的大镇压,才真正迫使犹太人大规模地流亡。
应该说,如果犹太人的经历进展到这一步,还没有太多独特的地方,因为在基督教成型并重新组织世界格局之前,世界上许多曾经的民族都有过亡国流浪的经历。那么,为什么犹太人在那之后的经历更独特呢?
公元4世纪,基督教基本成熟,开始规范罗马帝国内各社会方方面面的秩序,包括私人生活和公共空间。比如,基督教对关于《申命记》借贷教规的解读是∶只要不是敌人,就是兄弟,所以,几乎不可以对任何人做有息放贷,有息放贷等同于偷盗。从公元年开始,教会正式禁止有息放贷,违犯者死后会被打入炼狱的底层。
有意思的是,到公元5世纪,犹太教学者停止为圣经增加新内容,而是致力于对圣经进行生活化解释、著书立规,包括对《申命记》中"兄弟"和"外方人"的定义∶只有犹太人才是兄弟,所有其他人都是"外方人",所以,在犹太人给几乎任何人做放贷时,都可合法收取利息、用钱赚钱。
犹太人可以从事金融,而基督徒不可以。这个分歧,从那时候开始逐渐影响人类历史。
被爱恨交织的犹太人
在成为国教之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各地快速扩散,很快成为西欧各地唯一"政治正确"的宗教,犹太教等宗教开始受到排挤。
基督教把排斥有息放贷的教条成为各地的道德准则,使当地基督徒不能从事金融,因为那时期,借贷差不多是金融的全部,不能有息放贷等于不能有金融。但人们的金融需求靠谁满足呢?这时候犹太人就管用了,因为他们给基督徒放贷收息,不用担心死后入地狱。
这当然是犹太人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他们在公元5世纪开始就是欧洲各地唯一能合法从事有息放贷的群体,成为欧洲未来一千多年唯一的合法银行家,磨练金融本领,为一代代犹太人积累人力资本,并主导西方社会至今。
但问题也出在此。
在生活中,上至王侯下至百姓,都有对金融产品的强烈需求。他们每次从犹太人手里借到钱时,都会感激。但还钱的时候,那股感激就消失殆尽。加上犹太教本来就跟基督教有别,天主教徒中流传类似"耶稣就是犹太人杀死的"反犹言论,所以,欧洲各社会对犹太人的怨恨日积月累,开始只是厌恶,后来就变成深仇大恨,各地开始驱赶犹太人。
法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中世纪初期开始,法国居民和国王都经常得到犹太人的金融支持,但后来他们跟犹太社群的关系不断恶化,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早在公元年,国王就要求把所有不愿改为基督徒的犹太人驱逐出境,这个驱逐的过程持续了多年。
英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社会,在14到16世纪之间都曾经多次驱赶犹太人。
犹太人被赶来赶去,每次都被迫往欧洲东部转移,最后于年左右,在波兰和俄罗斯找到相对安稳的落脚地。到18世纪中叶,全球大概有万左右的犹太人,其中约75万居住在波兰和立陶宛联邦的境内。
由此可见,犹太人在古巴比伦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虽然都被驱逐,但其原因却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犹太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却仍然在不断提升。今天,虽然犹太人占世界人口才0.4%,但是,从罗斯柴尔德家族到索罗斯、巴菲特、摩根,从雷曼兄弟到高盛、美联储等等,世界金融行业到处都是犹太人的身影。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海洋贸易成就犹太
就在犹太人还被迫害、驱赶的时候,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世界大航海时代,使世界贸易从陆路逐步转向海路。
由于海运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货运容量和速度,也大大延伸经济交易的范围与距离,这就给世界带来持续几个世纪的第一波全球化时期。当然,在这个时期,分散在各地的犹太人网络和他们的职业专长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就像人脉网络成就了温州商人一样。
另外,由于犹太人是被一次次往外驱赶,每到一处,他们基本无法获得土地,也就难以进入农业,所以,除了金融借贷业务外,犹太人只能从事商贸,比如,钻石、黄金、香料、兽皮、烟草、奴隶等商品的运输买卖。多个世纪积累的商贸经验也自然成为犹太人后来的优势。
本来,金融借贷和商贸业务当初在本地进行,跨地区的交易量有限,或者贸易距离也不是太远。可是,在大航海时期,金融和贸易的距离被不断拉远,跨地区的信任网络就变得非常重要。没有信得过的人,跨海跨地交易就没法做。那么,谁具有广泛的跨国信任网络、关系网络呢?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犹太人已经受苦受难两千多年,他们失去共同的家园,又到处被一起驱赶,这些经历大大强化了犹太人的共同纽带,使他们之间的认同和信任是其他民族难比的。
即使到今天,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以前是否相识,犹太人之间的信任和兄弟情谊仍然是独特的。从这个意义讲,犹太人过去被不断驱散,却意外地把犹太人的信任网络铺开到欧洲与中东的各城市。
所以,犹太人的金融与商贸人力资本,加上他们的跨地区信任纽带,让作为世界性散居民族的犹太人比谁都更能在跨国贸易中唱主角。他们在跨国交流、殖民扩张乃至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就不奇怪。
在中世纪,犹太人是欧洲各地的金融家与贸易商,这本身就不断增加基督教社会对他们的妒忌和憎恨,但是,由憎恨引发的迫害又反过来强化犹太人之间的信任纽带,让他们更具有跨国贸易优势。
从罗马、米兰、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苏黎世、波尔多,到纽约、波士顿、苏里南、库拉索、巴巴多斯、牙买加、圣保罗等,到处是犹太人的关系网,强化着他们从事金融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便利。
这是他们在全球化初期的显著优势。
来源:焦点视界*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墨飜书论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END---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qh/2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