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有哪个国家会把全盘发展战略交给另一个国家来制定吗?
现在,答案产生了。这几天,全球多家媒体都在报道这样一件事情:美洲国家格林纳达要请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其制定一份国家发展蓝图。
据报道,这是中国首次与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此类合作。参考消息网报道说,一般包括老挝等“近邻”在内的国家,中国与其国家发展战略都只是“对接”;像格林纳达这样、将国家全局发展战略规划通盘交给中国“制定”的情况,非常罕见。
更何况,长期以来,格林纳达都是一个被默认划到“美国后院”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格林纳达全局性地采纳中国发展蓝图规划从地图上看,格林纳达只是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小国,以往甚少被国际媒体 格林纳达地理位置图(中国驻格林纳达使馆网站)
但近期与中国在战略规划上的合作,让这个国家前所未有地被国际媒体“聚焦”。
12月19日,香港《南华早报》大篇幅报道了格林纳达的这个新动向——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格林纳达政府的请求下,帮助他们制定了一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格林纳达政府将“承担自己国家发展的主要责任”,而中方“应对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
报道说,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官方网站12月4日公布的信息,《格林纳达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应格林纳达政府请求,中国外交部委托国家开发银行立项,旨在为格林纳达提供战略性规划的项目,该规划近期通过了国家开发银行的终期评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南华早报》称,如果格林纳达政府此番接受这项数十亿美元的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局性地接受采纳中国发展蓝图规划的国家,也将增加中国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
报道说,这一“应该已经送达格林纳达政府手中”的规划,以目前格林纳达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大部分目标在十年内都可以实现。
而公开的内容显示,规划中格林纳达主岛将被划分为7个不同的区域——经济中心将建在首都圣乔治附近,中部山区将打造成提供有限人类活动的国家公园,其他五个区将分别作可再生能源开发、农业发展、水果加工、渔业发展、旅游和医疗旅游之用。
图为国家开发银行团组赴格林纳达考察。(中国驻格林纳达使馆网站)
规划文件还指出,此项规划只有在格林纳达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外资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曾长期被殖民和军事干预,格林纳达期待独立和发展
如果说,地理课本上的格林纳达容易让人联想起热带沙滩和加勒比海香料,但历史书中的关于这个国家的记载则带着血腥味。
除了被视作“美国后院”,格林纳达的历史曾写满了被殖民和被侵略。
从年被哥伦布“发现”,这个小小的国家就先后被英、法殖民,独立后还曾被美国入侵,甚至有学者指出,格林纳达是近几十年来美国军事干预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
但尽管背负伤痕累累的历史,但格林纳达从没放弃过对独立和发展的追求。
而交由中国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也正是格林纳达期待获得快速发展的一环。
事实上,自从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格林纳达之间的关系就一直稳步发展。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公司已经参与了岛上许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包括参与建造国家体育场、政府型住房,以及参与修复飓风造成的损害。
图为中国向格林纳达移交新建成的国家体育场。(俄罗斯卫星网)
去年9月,在参加中国驻格林纳达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上,格外长宁罗德表示,两国关系达到恢复外交关系11年以来的新高。
也正如外媒形容,此次格林纳达政府邀请中国帮助规划国家发展计划,早已有迹可循。
根据中国驻格林纳达大使馆经商参处公布的信息:去年8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一行访问格林纳达时,分别会见了格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经济发展部长、战略规划委员会等,就格战略规划进行沟通,详细了解了格经济发展状况,并实地考察了格农场、酿酒、巧克力制造、肉豆蔻加工、私立高等教育等行业。
报道中,格林纳达一名酒店经理还称,其实该岛上的中国游客并不多。但是,由于该国许多基建项目都有中国投资,格林纳达人普遍对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印象。
格林纳达风光
“我们需要发展,为了发展我们需要投资。它可以来自中国或是任何一个国家。”这名经理说。
中国驻格林纳达大使赵永琛今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格林纳达官员非常希望能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帮助别的国家制定战略规划,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尽管从已知内容看,这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仅限于经济层面,但境外媒体对此的解读却显然更为复杂。
例如,《南华早报》报道的标题就是《中国带着国家发展战略走进美国“后院”》。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告诉小锐,中国应格林纳达的要求为其提供国家发展战略,其实本质上是国与国之间平等友善的帮助。
她介绍说:事实上,中国也曾给一些非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做过类似的发展规划。
“不过都不是我们主动提出的,而是对方请求的。”陈凤英补充道。
她指出,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小,宏观政策也相对较弱,没有能力自己进行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这样在发展过程中就会有盲目性。
在陈凤英看来,这项涉及数十亿美金的国家战略,首先意味着格林纳达承认中国的发展是成功的,并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是适合他们的。而这里所谓的“全局性接纳”,指的是格林纳达对中国根据其国情、帮助他们制定战略规划的接纳,而非照搬中国的发展模式。
年,中国-格林纳达复交10周年庆祝活动在格举行。
分析两国间这一合作的深远影响时,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指出,若格林纳达最终批准该规划,预计中国在该地区的威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此,陈凤英表示,帮助别的国家制定战略规划,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反映出中国不但硬实力在崛起,软实力也在扩大”。
延伸阅读:
全球罕见,一个加勒比国家把命运托付给中国-12-23后沙
这几天,多家海外媒体都在报道一件事:应格林纳达政府的请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为其制定了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这是中国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此类合作。
得信任到什么程度才会把未来发展计划托付给我们?更何况是一个加勒比海国家,地处美国后院,再加上巴拿马与中国的密切合作,中国影响力必定会在美国后院大大增强。
格林纳达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直生活在美国的巨大阴影之下,但它所处的海上贸易通道,对美国安全又有重大影响。
格林纳达在八十年代很有名,因为美国对它实施了军事入侵---“暴怒行动”,中国有句老话叫杀鸡焉用牛刀,但美国用血淋淋的宰牛刀,一下就震住了其它后院国家。
这时候美国不会跟你讲“民主自由,普世价值,人权”什么的。手起刀落,才是真正的“美式民主”。
格林纳达跟巴拿马有两个共同点:
一,之前都跟台湾当局建交,事实上,台湾当局许多“邦交国”都集中在美国后院(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不是偶然的。
二,两国都有被美国入侵的屈辱史,巴拿马甚至连总统诺列加也被抓去审判。作为美国后院国家,只有安份听话,夹起尾巴做人,才不会被“民主”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中国发展道路跟美国并不相同,这给加勒比地区国家带来另一种选择,它们一点一滴悄悄摆脱美国控制。
美国如今无力阻碍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政府独自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历史罪行注定无法使美国在道德因素上战胜中国,除非西方舆论能用笔和纸将血淋淋的历史改写。
美国绝不会甘心让中国的小手摸到自家后院来,只要有机会,美国一定会下手,当年美国就是这么干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格林纳达威胁美国
一个人口只有十一万左右,面积不过4百多平方公里的农业小国,居然在美国媒体口中成了威胁者。口诛笔伐之后,将它暴打一顿。年10月25日,三千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入侵格林纳达,全球舆论哗然。
格兰纳达也好,巴拿马也罢,实际上美国民众并没有真正的“反战”意识,而是充满好战精神,只有遇到越南战争泥潭损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有“反战运动”。否则,里根怎么可能连任?反而是其它国家圣母在培养“反战”思维,中国也是。
无原则“反战”,为反战而反战,是一种道德标榜,模糊了是非正邪,解构了英雄主义,爱国精神。
一个弹丸小国是如何招惹上美国的?
年哥伦布发现了这个小岛,这里居住着印第安人土著,年名英国人到了此处,想强行占领小岛,被土著击败。年,机智的法国佬用两瓶白兰地和三把斧子跟土著订下交换契约,骗取了整个小岛所有权。
年,格林纳达又易手给英国,一直统治到年,格林纳达仍然是英联邦国家,女王有权任命总督来作为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
独立前后,美国扶持的独裁者盖里家族统治着格林纳达,年格林纳达两股政治力量:人民集会运动和宝石运动合并,被称为“新宝石运动”。他们准备用示威和罢工来推翻盖里统治。
年3月12日盖里撑不住,跑到华盛顿向美国求助,但他们犯个错误,把中情局要求先将“新宝石运动”领袖毕晓普等人囚禁的消息走漏。
13日凌晨4点,五十名军人(毕晓普派支持者)发动政变,占领了兵营和电台,10点15分,毕晓普宣布盖里独裁统治结束,解放是为了人民的面包,住房,医保,还有孩子。
整场解放战争一共死了三个人,时间不到12小时。
美洲国家对“政变”保持观望,想等美国表态再跟进,结果巴巴多斯总理亚当斯跳出来指责毕晓普没经过大选总理不民主,毕晓普回怼巴巴多斯是一只关在美国笼子里的母鸡。
古巴站出来支持新政权,毕晓普跟卡斯特罗私人关系也很好,在年联大会议上,卡斯特罗在演讲中抨击完美国后,毕晓普站起来跟他拥抱,这一举动被美国官员记在了小本本上。
古巴不但为格林纳达提供财政支持,还派出了医生,工程师等,给船给车,并帮助它修建首都圣乔治国际机场。
这下美国急了,因为有古巴牵线,格林纳达跟苏联搭上关系,按这样发展下去,社会主义阵营将在美国后院再多一个堡垒,会形成骨牌效应,这还得了?
美国其实在政变后十天内就承认了新政权,美国驻格大使奥尔迪斯在4月9日明确要求毕晓普总理归顺美国,断绝跟古巴来往,被拒绝。
年4月13日,毕晓普对加勒比海国家喊话:我们不是谁家的后院,我们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不需要别人来教我们亲近谁,疏远谁,我们虽然弱小,但我们有自尊,这种决心是坚定的。
年里根上台,11月4日,毕晓普向里根发贺电,表示希望能健康发展两国关系。
美国真实的想法是全面控制格林纳达,特别是经济控制。毕晓普年争取到了欧洲经济援助,但是被美国破坏。
想发展旅游业,必须有一个国际机场,苏联可以提供帮助,美国认为这种大型机场建在格林纳达,将会为苏联军机提供停靠基地。
美国反对修机场理由却是:格林纳达损害人权。
年,里根与毕晓普之间关系进一步恶化,3月,里根公开出示机场照片,声称格林纳达威胁着美国安全。这个讲话,毕晓普就有点紧张,美国显然是起杀心了。
9月,毕晓普来到华盛顿,想跟里根沟通,但白宫高层拒绝会见毕晓普,你谁呀?弹丸小国还想见国务卿,见总统?
最后是总统安全顾问克拉克和一名副国务卿会见了毕晓普。
受了美国冷遇之后,毕晓普10月份再去欧洲访问。
回国后,就被杀了。
毕晓普一死,格林纳达陷入动荡,美国打着“保护侨民”旗号入侵格林纳达。
后院不得起火
毕晓普走的是亲苏路线,以古巴为盟友,但他还想在美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边拒绝苏联的暗示(要一个军事基地),一边想跟美国改善关系。
毕晓普在“新宝石运动”中,并不是反美强硬派,科尔德这一派是军人,对美国很强硬,但人员构成复杂,既有原来的盖里势力,也有CIA的线人。
在美国眼中毕晓普是根“刺”,在强硬派眼中毕晓普是革命背叛者。
10月14日,他从欧洲一回来,就被新宝石党开除出党,两派决裂后,毕晓普进入一个军事要塞,以求人身安全。
10月19日,下午一点,要塞被攻破,毕晓普被抓,格林纳达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在苏联,古巴及加勒比国家准备营救计划时,毕晓普被临时军事委员会下令杀害了。
10月20日,白宫连夜开会,准备以解救在岛上旅游的美国学生为由对格林纳达实施军事入侵。
10月22日,确定理由为: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请求,并为了营救英国总督和美国侨民,美国将对格林纳达进行军事干涉,代号“暴怒”。
24日,里根批准入侵计划。
25日凌晨,美军动手。
为显军威,美国海军出动了“独立”号航母,关岛号攻击舰,还带上六个加勒比小国军队,以联军名义表明正义性。实际上根本没经过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更别说授权。
在经过机场和山区的一系列战斗后,美军全面控制了这个小岛国。
美军到底屠杀了多少人?机密。
对格林纳达入侵,是越战之后,美国最大的军事行动(最终兵力为1.5万人),实行了新闻检查制度,所有想采访格林纳达的记者,必须经过美军新闻处批准,任何文章,必须由新闻处审查,才能公开。
按《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论自由原则,美国媒体早该怼死里根的新闻管制手段,但是这次,美国媒体特别老实,特别配合。积极美化美军行动,妖魔化对手。
年,美国国防部还正式成立了新闻处,全权处理涉军报道,强调“无害报道”原则,也就是说,只要涉及美军必须先报批,以不损害美军形象为最高原则。
入侵行动,虽然震住了后院的革命派,但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强烈谴责。
苏联批评美国是赤裸裸的强盗,英国,法国,西德,加拿大也都表达了不满,中国也跟着小骂几声。美洲国家组织向安理会提交谴责美国这一无耻行动的决议,被美国一票否决。
后院起火的话,美国还有精力去干涉全世界?所以后院必须牢牢控制在美国手里。
中国来了
中格两国是年复交的。
年格林纳达被飓风伊万袭击,全国一片狼藉(参考中国一个沿海县城被台风袭击)。美国撒手不管,而格林纳达是个农业小国,重建家园靠自己能力又做不到,要请美国企业来,就得接受美国援助,而美国援助从来是要有政治条件的。
坦白说,这场飓风是格林纳达跟台湾当局断交的重要因素,既然美国帮助的条件如此苛刻,格林纳达为什么不能跟其它大国建立正常关系。谁不知道跟台湾当局建交有多丢人?
中国从年全面提升了对格林纳达的合作程度,一方面是援助,一方面是对格出口极速增加。
在一些人思维中,只要一提中国对外援助,马上就想到是撒钱,但一提日本全球撒钱,他们又觉得日本很精明,屁股决定脑袋,中国要往坏了想,日本美国天生冰雪聪明。
格林纳达很小很小,中国援助额不大,但政治收益很大,这里是美国后院,一般人摸不进去的。
十几年经营下来,格林纳达干脆把国家长期发展计划交给中国来制定,等于是命运的托付,将来发展什么产业?经济结构怎么调整?基础建设怎么规划?全由中国来安排。
格林纳达是省心了,美国可烦心了,就意味格林纳达跟中国会紧紧捆绑在一起,中国肯定会让它的长远计划与中国道路紧密结合。
中国这些年跟美国最大区别在哪里?一个年年干实事,一个整天打嘴炮。
特朗普政府这一年放了多少炮?哪件事能干成?除了忽悠还是忽悠。
中国除了经济和政治在加勒比地区影响力增强之外,中国海军在前年就抵达了格林纳达,年12月,在格林纳达圣乔治港码头,人们列队欢迎中国海军的“和平方舟”医院船。
没有两国互信,就不会有这种局面出现,你看三哥,就决不会让中国海军来访问。
将来中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甚至整个美洲地区肯定会让美国头痛不已,等美国在自家后院忙得不可开交时,很多困扰中国的事情,解决起来的阻力就会大大减轻。
这种智慧和战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美国人会懂吗?
这世界上,并非只有一条美国道路。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gjqh/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