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兖州一中附属学校“生原社”社团已经成立两年了。由一年前的12位成员,到今天的60多名成员,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着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纷纷加入“生原社”社团。 在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带领下,社团成员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采集制作标本、手绘动植物、食品发酵、体验种植、养殖的乐趣......
活动一:采集制作标本
社团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校园内采集标本,利用研学时间进行野外采集,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生活小区周围采集标本。
瞧,李政余同学对一段枯树枝中的虫卵产生了兴趣,仔细考虑怎样妥善保存这个奇特的标本。
老师指导制作
活动二:手绘动植物
以山东省第二届自然笔记征集为契机,同学们在金乡羊山研学游中,沿途认真观察动植物类群,回校后进行了手绘动植物比赛。
活动三:食品发酵
在发酵食品中遇见生物学——发酵过程中使用天平或电子秤准确称量酵母、合理控制水温、把握水与面的比例、和面、醒面、揉面等工作流程,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全部流程。
成果展示
和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不同,酸奶的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发酵,发酵流程也和制作馒头流程不同。
高温杀菌、接种菌种
恒温发酵、品尝活动四:种植园活动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生原社”社团成员利用学校菜园一块闲置土地,开辟成桃李居和成蹊园两块劳动实践基地。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地、播种、移栽、养护、收获的全过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了接触自然的机会,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实践,堪称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全体成员齐心协力,铁锨、锄头轮番上阵,整地、平地、起垄、修路。短短一节课,同学们就把一块闲置土地整的有模有样,衣领挂满汗水,脚踩厚厚的泥土,脸上却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为了满足孩子们“吃”的欲望,劳动实践后,我们专门开设了两次“品鉴”专题会。
红薯品鉴会---品红薯之甘,感劳作之辛蒸红薯煮红薯烤红薯
在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同学们制作出了三种不同烹饪方法的红薯。经过美食评审团全体同学一致品鉴,烤红薯全票通过,完胜!
论胡萝卜的n种吃法
为了能第一时间吃上美味胡萝卜,同学们脑洞大开,绞尽脑汁想出各种胡萝卜食谱,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传说中的“胡萝卜派”!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社团成员赵若楠同学用木薯粉和胡萝卜泥亲自蒸制了胡萝卜派。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增加了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责任感和爱心。培养了学生对植物的喜爱以及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及结果,见证了植物的生长,同时分享了收获的喜悦。
活动五:养殖园活动
为了给孩子们创建接触动物、观察动物、养殖动物的机会,学校规划建设养殖鸟舍60平方米,养殖鸡、鸭、鹅、鸽子等鸟类。在鸟舍,学生可以观察不同家禽的形态特点、活动方式等,为每种家禽设计食谱,并负责定时定量投喂。
学生参与清理鸟舍卫生,为半水栖鸟类更换池水,同时,注意收集配餐中的青菜、米饭、馒头等晾晒储存,以备饲养所用。
养殖区育有大量鸽子,社团教师带领学生收集鸽卵,尝试利用孵化器人工孵化雏鸽。
5月6日,母鸽产卵,开始亲鸽孵化。 5月9日,从鸽舍内取出两枚鸽卵,转入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调节孵化初期温度控制在38℃,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左右,自动翻蛋模式。 5月13日,使用照蛋灯照蛋,其中一枚卵内现明显血丝,说明该鸽卵为受精卵,已正常孵化。调节孵化器温度为37.8℃,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左右,继续保持自动翻蛋模式。
5月21日,落盘,停止翻蛋,相对湿度升高到75%以上;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中、晚三次用40℃左右的温水喷淋种蛋;中午和晚上各晾蛋一次,每次5分钟。
5月24日,下午2点左右,雏鸽开始啄壳,亲历小鸽子出壳。
三只“鸽妈妈”同学们通过亲自参与养殖、孵化,近距离地观察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感受到了饲养带来的乐趣,将学习融于实践,在体验中获得快乐,于快乐中获得感悟,感悟后获得成长!
活动六:温室栽培活动
为丰富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了解农业设施生产技术,体验反季节种植乐趣,我校先后在种植基地和教学楼闲置空间选址,建设了“室外塑料大棚种植基地”和“室内玻璃温室无土栽培研究基地”。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生物组教师带领学生齐上阵,共建设单拱温室4栋。塑料大棚建成后,生物组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冬季种植。并做了冬季当季蔬菜(如,菠菜、香菜等)温塑料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对比实验,反季节蔬菜(如,油菜、生菜、油麦菜等)种植实践活动。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社团在教学楼三号楼二楼东侧建立了一个室内玻璃温室无土栽培研究基地——“未来农场”。学校领导帮我们联系了生物育种专家戚工,协助我们设计种植基地,培训种植技术。
研讨搭建温室
技能培训
学生亲自动手育苗
配置无土栽培营养液、基质栽培番茄师徒育苗掌握定植海绵育苗技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未来农场”实践项目初见成效,菜苗鲜翠欲滴,番茄花开艳丽,小小的温室大棚内生机勃勃!
通过“温室栽培活动”,我校学生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明白勤劳的重要性,也播种着希望,等待着收获,亲历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活动七:太空计划
我校张震辉、孟子钧、王誉翔、孔垂博四位同学从海南文昌火箭发射科创营研学归来,给我们带回了珍贵的太空种子、野生茄子、野生番茄和嫁接苗。我校专门开辟了一块地,起名为“太空计划”。
带回的太空种子及植物种植前的“太空计划”
播种
养护
生机盎然
“生原社”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感悟到了生命的奥秘。通过社团活动,同学们解放了大脑,学会了思考;解放了双手,学会了观察;解放了耳朵,学会了倾听。社团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入我们吧,少年!
撰稿:一中附校生物教研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dxdm/2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