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庄,一个毁誉掺半的旅游胜地。那些照片中定格的美好瞬间,如今充斥着太多的肮脏与不堪。
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依然熙熙攘攘。来过的人不想再来,不曾到访的人,却从未停止过期待。
从癞蛤蟆说起
大约晚上八点,我们到达了芽庄市区。
夜幕下的芽庄,是灯火林立的躁动。我们从酒店出来,漫步在临近海边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店面,牌匾上到处都是熟悉的中文。特色按摩、越南特产、中式餐厅,一近前便会有人迎上来,用蹩脚的中文拉着你去店里看看,热情得让人有些吃不消。
整个街市似是专为国人而设的。事实上,这里占比最高的游客就是中国人。
在这个时间点,他们大多被导游安排在街边的某个饭店里。略显脏乱的餐厅,价钱却并不便宜;自助的菜品,好像也不怎么新鲜。旁边卖沉香的店里,来自国内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正挑选着纪念品。
转过街角,是一条还算宽阔的马路。稀稀落落的行人并不多,但也说不上很少;偶有摩托车疾驰而过。小S夹着包,走在靠近路中央的一侧。
我们正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小S突然就向前踉跄了几步,随后大力骂了声娘。
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三个人呆立在原地,面面相觑,许久才反应过来,我们遇到了飞车党。幸运的是,飞车党虽然抓住了他的包,但同时也抓住了他的衣服,最终只好松手。
似乎应验了詹佛的名言,一个人每天早晨都得吞食一只癞蛤蟆,这样才能保证他在日间不会遇上更恶心的事。
我们一路再也无言,草草地回了酒店。本就有些凌乱的街道,此刻更加让人憎恶。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也一直没有提起什么兴致。
在期待中失望
拜访芽庄之前,我读到过很多关于芽庄的文章。
湛蓝无云的天空下,是清澈幽深的大海,翠绿的棕榈树笔直地挺立在柔软细腻的沙滩上。这些美妙的文字和精致的照片,构筑成我脑海里最原始的期待。
然而,实地的旅行同我们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
第二天清晨我们就去了海滩,却并没有看到想象中清澈幽深的大海。不知什么原因,今天的浪有些大,卷起岸边的泥沙剧烈地翻滚奔腾,形成一片浑浊不堪的水域。
岸边可以看见随意丢弃的垃圾,沙滩也并不柔软细腻,甚至有些硌脚。
我开始心生抱怨。芽庄其它的景色也跟着遭殃,披上了一层让人厌烦的外衣。
情绪化的世界
如果到芽庄,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便是珍珠岛。这座号称「芽庄迪士尼」的岛屿,据说曾经是一座监狱,被一位富豪买下来之后,才被改造成现在的综合性游乐场所。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上岛时乘坐的跨海缆车。微风轻抚,将湛蓝的海水漾起一层层波纹,阳光折射而出,时而深邃幽静,时而璀璨夺目。
穿梭在海面的上空,宛如飞越巨大的钻石。
岛上到处都是欧式的城堡,很容易俘获少女的芳心;随处可见的珍奇动植物,成为了孩童最理想的乐园。
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会创造出一张旖旎的风景。
受飞车党和芽庄海滩的影响,我此时满脑子是对芽庄的负面评价,完全是耐着性子在岛上游荡。无论动物园、植物园,还是海洋馆,在我看来不过是微缩景观而已。
但无论如何,心情总算稍好了一些。
龙山寺是芽庄最大的寺庙,里面的白色坐佛算得上是一个标志性建筑。Q妹依旧上前烧香朝拜。正当转身要离开的时候,有妇女上前告诉我们,烧香是收费的。
我们从未遇见过类似的状况,无论怎样理论都讲不清楚,最后只好交了这份智商税。刚由珍珠岛建立起来的美好心情,瞬间又被摧毁。
婆那加占婆塔是我最感兴趣的景点。这是一座典型的占婆塔遗迹,规模上不如美山圣地,但胜在保存完好。这里供奉的是占婆的神祇「天依女神」,和妈祖一样,保佑临海的渔民风调雨顺。
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原因,本应覆盖比较密集的浮雕和雕像,有被铲除的痕迹,丢失了原本的沧桑和厚重。
结语
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阿兰·德波顿描述了这样一次经历:在巴巴多斯的旅途中,因为甜点相关的问题,自己和女友发生了争吵。这次争吵使得他们不再能够享受岛上的所有迷人之处,情绪成为旅途是否愉悦的重要因素。
此刻的我,恐怕就是如此。飞车党的跋扈、芽庄海滩的脏乱、龙山大佛的乱收费,无疑是我对芽庄从期待到失望的罪魁祸首。但细想下来,如果没有遭遇这些事情,旅途又是否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呢?
图片编辑:大喵
注:此篇为「越南深度游」之第七篇
该系列每周三21:30定时发文
持续6个月
一起深度云游越南吧!
系列回顾:
会安:消逝的占婆古国
会安:寻幽访古
云上之城:巴拿山
岘港丨东方夏威夷(下篇)
岘港丨东方夏威夷(上篇)
越南: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后台回复「地名」
可查看已有的当地游记及攻略!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jinxue.com/dxdm/20243.html